您好!欢迎来到仙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学习 > 知识学习

创新发展展示制度魅力

时间:2016年07月25日来源:

创新发展展示制度魅力

2015年,住房公积金行业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贯彻全国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制度作用发挥,深化资金使用领域改革,进一步简化业务办理流程,着力支持住房消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项业务取得了显著成绩。表现出六大明显特征。

 

一制度覆盖范围稳步扩大

 

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在职职工建立,旨在为城镇职工解决和改善住房问题提供帮助。2015年,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向非公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延伸,普惠面稳步扩大,作为一项国家制度的公平性不断彰显。

 

1、缴存单位稳步扩大,制度普惠价值得到体现。2015年,全国住房公积金实缴单位数231.35万个,比上年增加24.85万个,增长12.03%。有7个省市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其中,缴存单位数增长比较明显的是上海、广东和北京,比上年分别增长28.46%、25.67%和17.8%。青海、吉林、山东、新疆4个省区缴存单位出现负增长。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在稳经济、调结构、压缩淘汰落后产能的供给侧改革形势下,总体上依然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充分说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价值和作用。

 

2、缴存职工持续增加,非公企业职工比重上升。2015年,实缴职工1.24亿人,比上年增加515.92万人,增长4.34%。受劳动力转移影响,有13个省份缴存职工人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增幅明显的是重庆、西藏、北京,比上年分别增长19.42%、14.29%和14%。吉林、黑龙江和广东三省缴存职工人数比上年有所减少,同比分别下降3.87%、3.56%和3.49%。

 

在缴存职工中,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占35.06%,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占28.87%,外商投资企业占7.82%,非公企业职工占28.25%。财政供养职工比重有所下降,主要是企业职工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缴存增加所致。越来越多的非公有制单位及其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进一步彰显了住房公积金这一国家制度的普惠价值。

 

3、资金规模继续扩大,基础保障实力不断增强。住房公积金作为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核心支撑,随着资金缴存额的增加,其基础保障实力不断得到增强。2015年,在单位缴存比例下调为12%的环境下,全年实现住房公积金缴存14549.46亿元,比上年增加1592.59亿元,增长12.29%。

 

其中,有18个省份和新疆建设兵团住房公积金当年缴存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领跑增速的是西藏、陕西和海南,比上年分别增长27.5%、18.86%和18.57%。只有山西和青海当年缴存额出现负增长。年末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40674.72亿元,比上年增加3627.89亿元,增长9.79%。资金规模的继续扩大,为这一惠民制度作用发挥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二促进住房消费的作用充分发挥

 

2015年,全国住房公积金行业放宽提取范围,降低贷款条件,简化业务流程,改进文民服务,通过提取和贷款方式,充分发挥了制度对职工个人住房消费的有力支持作用,帮助消化住房存量,促进了住房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1、住房公积金提取带动了住房消费。2015年,为缴存职工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提取10987.47亿元,比上年增长44.92%。提取占当年住房公积金缴存额的75.52%。按2011-2015全国商品住房累计销售368576亿元、销售面积60.09亿㎡的均价6133.73元/㎡计算,可直接支持消化住房存量1.8亿㎡,约合180万套住宅。 2、住房公积金贷款促进了住房销售。2015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312.50万笔、11082.6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44%和68.10%。个人住房贷款率达到80.8%。按户均一笔贷款计算,当年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可以直接支持312.5万户家庭购买住房,消化住房存量1.6亿㎡,约合312.5万套。从2015年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合计看,两项措施的实施共直接支持消化住房存量3.4亿平米,近500万套,占全国商品住宅交易面积的三分之一。

 

3、住房公积金制度帮助了中低收入群体。2015年住房公积金贷款职工中,低收入群体占36.61%,中等收入群体占57.43%,高收入群体占5.96%。与商业银行住房贷款基准利率相比,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低2和1.65个百分点,为贷款职工节约利息支出2097.92亿元,户均节约6.71万元。中低收入家庭从中受益显著。

 

三支持重点建设成绩斐然

 

2015年,在87个城市开展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试点项目392个。发放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贷款65.5亿元,占当年投资的42.67%。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超过6985.79万平米,解决约110万户职工家庭住房困难。累计放贷841.29亿元,支持建设保障房400多万套。目前在用贷款310.44亿元。在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公共租赁房建设改造方面,住房公积金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与此同时,住房公积金购买国债余额42.77亿元,有力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

 

四资金运营效益明显提高

 

1、管理机构运营收益提高。2015年,住房公积金行业在合理理财,增收节支方面,科学运营,挖掘潜力,提质增效,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全年实现住房公积金运营收入1598.36亿元,支出523.34亿元,增值收益1075.02亿元。比上年增长58.79%。资金年收益率达到2.64%,比上年提高0.81个百分点。以铁的事实回答了关于住房公积金运营低效的质疑。

 

2、缴存职工利息收入增加。2015年提高了个人账户存款利率。将职工当年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按活期存款利率计息统一提高至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个人账户利率平均提高0.4个百分点,职工利息收入增加160亿元,户均增收130元。

 

3、个人财富积累持续增多。随着职工收入的增加以及住房公积金的持续缴存,个人账户住房公积金不断增加。2015年,住房公积金人均缴存额1.17万元,比上年增加0.08万元,增长7.37%。人均占有住房公积金余额3.28万元,比上年增加0.16万元,增长5.13%。住房公积金制度为职工个人及其家庭住房消费积累资金的职能充分展现,职工住房消费能力逐年提升。

 

五管理机构改革稳步推进

 

1、事业单位改革开始启动。2015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全国住房公积金行业342个设区市管理中心参与地方政府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展顺利。其中,116个确定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124个为一般事业单位,102个改制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其中,公益一类88个,公益二类14个)。  2、机构调整工作继续推进。2015年末,全国未纳入设区城市统一管理的分中心由2014年的208个,下降到2015年的175个,减少了33个。其中,县(市、区)分中心由98个下降到68个,减少30个;石油、电力、煤炭等行业分中心由86个下降到83个,减少3个;省直分中心24个。  3、管理队伍不断壮大。2015年末,全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从业人员3.94万人,比上年3.66万人增加0.28万人,增长7.65%。其中,部省两级专职监管人员135名。管理队伍人才结构趋于合理,基本能够满足业务发展需要。
六资金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2015年,全国住房公积金行业通过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各项措施,贯彻国家基础数据标准,升级信息管理系统,简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标准等措施,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加强。在服务缴存职工方面,实施制度公开、程序公开、条件公开、服务公开,开展有效宣传,培育优质客户,确保贷款质量。年末逾期贷款4.04亿元,逾期率0.01%,与上年持平,远远低于金融业的规定标准。

 

与此同时,加强资金运营管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全年提取风险准备金339.20亿元,年末余额1240.12亿元,贷款风险准备金充足率3.77%。资金运营风险完全可控。

 

2015年,是住房公积金史上发展最好的一年。这一年,缴存单位、缴存职工、资金归集、职工提取、个人贷款、增值收益、人均缴存、人均余额等主要关键指标,同时增长,而且增速明显。

 

这一年,“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为“十二五”收官画上了圆满句号。这一年,住房公积行业受到社会高度关注,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十三五”开具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