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仙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6月底湖北有望实现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全覆盖
聚光灯下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历来备受关注,据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绝大部分人是希望用挣到的钱回户籍所在地的中小城市或县城镇购买住房。
如果住房公积金在哪儿都可以缴、哪儿都可以用,则可以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提升制度的公平性。然而,“房地产市场较好时公积金流动性不够,市场差时流动性过剩”都是市场常态,各地的公积金“旱涝不均”的现象依然存在。
【思480万缴存户之所思】
2016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当前首要任务,居住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住房公积金制度将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个体工商户纳入制度范围,积极支持新市民扩大住房消费。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流动性日益增强,为保障缴存职工合法权益,方便跨社区城市就业人员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业务,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发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支持缴存人异地使用。
2015~2016年,全国已在江苏、浙江、河南、广东、湖北、四川、甘肃7省实地调研。 为保证平台稳定运行,2017年3月,参加平台测试的天津、上海、重庆、南京、淮北、铜陵、随州、长沙、江门、自贡、昆明、保山、昭通等城市中心以及青海省直中心接入平台。
目前,全国现有的传统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办理流程十分复杂,职工需要多次往返两地,持联系函销户办理个人入账,异地缴存信息难以实现交互共享,给工作衔接带来巨大压力。记者从湖北省住建厅了解到,湖北省当前约480万缴存户,如此庞大的基数群体怎样突破异地提取这个大难关?
2月22日,湖北省住房公积金监管处组织湖北省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人员,开展异地转移接续培训班相关经验学习,并设专人专机,在建设银行培训中心赤壁校区培训平台上机操作。
【平台托起“安居梦”】
平台的上线究竟有哪些作用?建设银行培训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异地公积金业务流程可以说简化为三个环节:转入地发起,推送申请信息--转出地中心转出资金和信息--转入地中心接收信息,资金入账。曾经对公积金异地提取的美好幻想,都可以通过转移接续平台实现。
简而言之,平台的上线优化了业务流程,只需依托建设银行金融专线,无需转入单位或职工个人到缴存银行办理异地转入资金的补缴确认手续。
而复杂的事情交给平台来做,转入地中心接收《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账户信息表》及资金后,会确认转账金额是否有误,正常情况下会及时将资金计入职工个人账户并记录历史缴存信息,并将此信息传递给平台,平台随后反馈给信息转入地,由此形成一个循环思路。
业务流程的优化满足了当前资金结算方式的多样化需要,缩短了转移资金的在途时间,确保资金及时准确记账到个人账户,杜绝了转移资金退票情况发生。
武汉公积金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2016年1月~12月,中心已为7266名职工办理异地公积金转入武汉手续,涉及金额2.11亿元,为1328名职工办理转出手续,涉及金额5680.77万元。
据透露,就湖北省而言,目前已有武汉公积金中心接入平台,随州中心正先行测试,6月底全省有望全面推行。届时,湖北人的“安居梦”将早日成为现实!
(来源:中华建设网)